分享者:國小自然輔導員 李金生
先從兩張不同時間,同一地點台東三仙台的日出圖切入,讓學生觀察討論兩張圖片,看看發現了什麼,然後發表。接著進入不同季節的太陽位置變化課程,說明因為有太陽觀測器這個工具,科學家長期觀測紀錄太陽的變化後,發現太陽在每一天,日出的時間與方位…等都有所變化,且具有規律性,因此將嘉義市四季代表日的太陽觀測資料畫成表格。
接著在黑板上寫出,我們要如何讀懂圖表?首先1.先閱讀圖表的表說及圖說 2.接著看看圖表的橫軸與縱軸的項目3.發現圖與表格中的規律性(趨勢)4.發現圖表中的特別之處。然後再以P18的嘉義市太陽觀測紀錄表為例說明,如18頁的表,並沒有表說(表格主要內容的說明),因此提醒學生下次畫表格時,可以加入表說,接著帶著學生從表格最上方的橫向開始說明,如時間(3,6,12,15,18時),太陽的位置(以高度角及方位表示),日期(四季代表日: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)。接著以春分的高度角為例,說明如何找出表格中的規律性(趨勢),發現高度角從早上到傍晚的變化情形(1,41,67,40,0度),由表中觀察得知,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變化,是由低到高,再由高到低(以中午的高度角最高),再以冬至當天早上6時即18時,為何沒有太陽高度角及方位,舉例說明完後,請學生分組討論觀察,然後將從表格觀察到的結果,記錄在筆記本中,最後再請每組一、兩個同學,口頭分享觀察的結果,當各組分享完畢後,老師再進行歸納即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