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91216到校服務-
僑忠國小場次
到校服務學校:僑忠國小
到校服務日期:109年12 月16日
到校服務人數:13人
服務輔導員:李永信、李金生、鄭淑芬
素養導向課程討論
素養導向課程體驗與分享
到校服務學校
該領域/議題
課程發展特色
1.校園自然環境營造
2.百年人文歷史校園
3.行政領導進進教學
到校服務
內容重點
1.探究式教學引導與實作
2.回應教師針對自然領域課程疑問
3.分享自然領域輔導團年度重點輔導工作項目
回饋與分享
一、需求項目
1.課外影片可以再多些,但影片長度勿超過10分鐘。
可以參考許良榮教授網站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://scigame.ntcu.edu.tw/
或者是以關鍵字如 熱對流實驗 或是 液體 熱對流…等搜尋。 建議也可將搜尋到的影片下載
後保存如下載 YouTube 影片其實超簡單!去掉網址裡面「ube 3 個字」就完成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68390639920176 台中市自然領域輔導團之友
阿魯米FB
盧俊娘老師經營的社群也很不錯
2.課程中有顯微鏡,目前學校沒有(已經申請添購中)
可以以手機顯微鏡搭配平板或手機使用,簡易且方便
3.想知道更多「力」的活動、玩具等,且可幫助學生理解「力」。
可以參考參考許良榮教授網站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://scigame.ntcu.edu.tw/
二、困難
1.「太陽」單元圖表多且複雜,經常覺得教學時間不足。
利用學習內容教學生讀懂圖表與製作圖表,之後就可以不用再教了,的確很費時,但是
很值得,因為只有這個單元,才有機會教溝通與傳達中的圖表展示。
#翰林五上自然科 #第一單元觀測太陽 #1-1-3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 #讀懂圖表與繪製圖表教學 #從課程中教素養
當學生已經製作完成太陽觀測器時,和使用指北針的方法之後。發下一張學習單,學習單的內容,包含觀測的時間、地點、太陽高度角、太陽方位角,及影子的方位角,然後指導學生練習兩次以後,就讓學生在一星期之中,找任意一天,進行太陽的實際觀測紀錄。觀測時若當中有一個時間點,遇到下雨或是烏雲遮住陽光時,可以以其他日期,相同時間觀測的紀錄取代。當然最好還是同一天的觀測紀錄最佳,當學生的觀測記錄完之後,進入課本的主題1-1-3的課程,一天中太陽的位置變化,首先讓學生抄下如何讀懂圖表的方法,首先看橫行,縱行表示的意義,第二看圖表中的內容,找出規律性、邏輯性、趨勢。第三找出圖表中的特別之處,第四根據圖表內容可以,得到什麼結論呢?
然後再以課本太陽觀測紀錄表為例子,讓學生閱讀第15頁的太陽觀表,觀察小祥的太陽觀測紀錄表,跟學生說明一下如何閱讀表格,然後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這個表5分鐘,觀察後將小組討論觀察到的內容,寫在小白板上再進行報告。大多數的學生,在經過練習一段時間之後,都能開始漸漸掌握觀察表格的技巧,開始提出表格內容的規律性跟特別之處。一開始時,有些學生會提出8時太陽在東方,影子在西方, 16時時影子在東方,太陽在西方,由這些內容比較看不出,彼此的關聯性。但是慢慢地,透過不斷地練習,學生會越來越能掌握讀懂圖表的技巧。
太陽這個單元非常適用於,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傳達及分析與發現這兩個學習表現,溝通與傳達可以透過文字、語言,當然也可以透過圖跟表來表達。另外針對圖表中的內容,加以分析歸納,得出結論,也是分析與發現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。當學生分析完及報告完課本的表格後,請學生拿出自己的觀測紀錄表格,然後讓學生找看看,自己觀測紀錄的表格內容,可能有哪些問題存在?看看學生能不能找出自己觀測中的問題。除此之外,教師也會實際進行觀測太陽,也有一份觀測太陽的紀錄表,將該太陽的觀測紀錄做一下更改,然後跟學生說,表格當中的數數都是正確的,但是老師在抄寫時,不小心超錯格子了,請學生嘗試能不能找出錯誤的地方呢?找出後並針對錯誤的地方加以修正。
接著再以太陽高度角折線圖為例,讓學生觀察2分鐘之後,說出這一個太陽高度角折線圖的觀察結果,學生透過觀察圖,很清楚的知道太陽的高度角,會由小慢慢變大,再由大慢慢變小,然後中午12點的時候太陽的高度角最高。當學生了解這樣的規律性之後,開始進行如何繪圖的教學,第一先決定橫軸、縱軸要記錄什麼內容?第二橫軸、縱軸間要找出適當的間距,第三將對應的數據點在圖上,將這些小點連接起來,最後寫上圖的說明即可。然後再將廠商提供的海報,將海報的背面以黑色的簽字筆畫出格子,然後用它實際說明會讀的方法,以自己的觀測數據為例子,教導學生如何進行繪製太陽觀日折線圖。
教師反思
讓學生進行太陽觀測時,學生常常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的失誤,或是儀器不夠靈敏,或是操作不當得出來的數據,有時差異非常大,因此對於學生實際觀測太陽這件事情,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,讓學生反覆練習,直到學生能獨立完成,並且能夠發現觀測過程中,可能出現的問題為止,因此對於學生的觀測數據如高度角差個10度15度,並沒有太嚴格的要求。當要求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角的紀錄時,由於方位角的概念,五年級學生從沒有接觸過,因此學生在轉換方位與方位角之間,常常出現很多問題,也就是學生對於方位及方位角的轉換並不熟練。在記錄太陽方位角時,這在五次的觀測紀錄當中,學生能不能每次都確實的完成,很考驗學生的操作能力。在繪製觀日折線圖中,學生常常沒有寫出橫座標跟縱座標的說明及單位,在劃出橫座標跟縱座標的適當間隔時,也常常會做錯,現在有太多的軟體如EXCELL,直接輸入數據就會有圖表產生,因此手繪圖表這樣的訓練,可能只有一次是不夠的。除此之外,學生在繪製點雨點之間的連線時,也常畫錯位置或者連錯方位,要怎麼樣讓學生在繪製圖的過程中,盡量減少失誤的狀況產生,是未來上課時要關注的重點。當學生學會繪製圖表及讀懂圖表之後,就會發現,純文字的敘述,遠遠比不上圖、表來的簡單明瞭易懂。
2.「電與磁」單元中指北針偏轉情形不明顯,學生無法做出課本圖片結果,略感失望。
建議在進行奧斯特的實驗時,使用新的電池或是用雙電池座,抑或線圈多繞幾圈,凸顯通電後的線圈能產生磁場的概念
三、問題
1.校園植物的辨識和植物牌的建置
之前環教團有幫忙鑑定校園植物(現在還有沒有不確定),而植物名牌要看學校有多少預算,才能決定要怎麼做喔,也有手機APP有植物鑑定軟體可以下載使用。
2.若有相關疑問可以諮詢的管道為何?
可以加入自然科輔導團之友FB或是line直接提問即可, 會有輔導團夥伴答覆,只是無法立即回應喔
建議事項
學校部分
領域/議題部分
附 註
到校服務工作結束後,請簡要條列式紀錄重點,並妥善建檔供查閱,如有必要時,請輔導小組自行影印一份送交申辦學校作參考。
到校服務學校 該領域/議題 課程發展特色 |
1.校園自然環境營造 2.百年人文歷史校園 3.行政領導進進教學
|
|
到校服務 內容重點 |
1.探究式教學引導與實作 2.回應教師針對自然領域課程疑問 3.分享自然領域輔導團年度重點輔導工作項目
|
|
回饋與分享 |
一、需求項目 1.課外影片可以再多些,但影片長度勿超過10分鐘。 可以參考許良榮教授網站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://scigame.ntcu.edu.tw/ 或者是以關鍵字如 熱對流實驗 或是 液體 熱對流…等搜尋。 建議也可將搜尋到的影片下載 後保存如下載 YouTube 影片其實超簡單!去掉網址裡面「ube 3 個字」就完成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768390639920176 台中市自然領域輔導團之友 阿魯米FB
盧俊娘老師經營的社群也很不錯 2.課程中有顯微鏡,目前學校沒有(已經申請添購中) 可以以手機顯微鏡搭配平板或手機使用,簡易且方便
3.想知道更多「力」的活動、玩具等,且可幫助學生理解「力」。 可以參考參考許良榮教授網站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://scigame.ntcu.edu.tw/
二、困難 1.「太陽」單元圖表多且複雜,經常覺得教學時間不足。 利用學習內容教學生讀懂圖表與製作圖表,之後就可以不用再教了,的確很費時,但是 很值得,因為只有這個單元,才有機會教溝通與傳達中的圖表展示。 #翰林五上自然科 #第一單元觀測太陽 #1-1-3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 #讀懂圖表與繪製圖表教學 #從課程中教素養 當學生已經製作完成太陽觀測器時,和使用指北針的方法之後。發下一張學習單,學習單的內容,包含觀測的時間、地點、太陽高度角、太陽方位角,及影子的方位角,然後指導學生練習兩次以後,就讓學生在一星期之中,找任意一天,進行太陽的實際觀測紀錄。觀測時若當中有一個時間點,遇到下雨或是烏雲遮住陽光時,可以以其他日期,相同時間觀測的紀錄取代。當然最好還是同一天的觀測紀錄最佳,當學生的觀測記錄完之後,進入課本的主題1-1-3的課程,一天中太陽的位置變化,首先讓學生抄下如何讀懂圖表的方法,首先看橫行,縱行表示的意義,第二看圖表中的內容,找出規律性、邏輯性、趨勢。第三找出圖表中的特別之處,第四根據圖表內容可以,得到什麼結論呢? 然後再以課本太陽觀測紀錄表為例子,讓學生閱讀第15頁的太陽觀表,觀察小祥的太陽觀測紀錄表,跟學生說明一下如何閱讀表格,然後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這個表5分鐘,觀察後將小組討論觀察到的內容,寫在小白板上再進行報告。大多數的學生,在經過練習一段時間之後,都能開始漸漸掌握觀察表格的技巧,開始提出表格內容的規律性跟特別之處。一開始時,有些學生會提出8時太陽在東方,影子在西方, 16時時影子在東方,太陽在西方,由這些內容比較看不出,彼此的關聯性。但是慢慢地,透過不斷地練習,學生會越來越能掌握讀懂圖表的技巧。 太陽這個單元非常適用於,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傳達及分析與發現這兩個學習表現,溝通與傳達可以透過文字、語言,當然也可以透過圖跟表來表達。另外針對圖表中的內容,加以分析歸納,得出結論,也是分析與發現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。當學生分析完及報告完課本的表格後,請學生拿出自己的觀測紀錄表格,然後讓學生找看看,自己觀測紀錄的表格內容,可能有哪些問題存在?看看學生能不能找出自己觀測中的問題。除此之外,教師也會實際進行觀測太陽,也有一份觀測太陽的紀錄表,將該太陽的觀測紀錄做一下更改,然後跟學生說,表格當中的數數都是正確的,但是老師在抄寫時,不小心超錯格子了,請學生嘗試能不能找出錯誤的地方呢?找出後並針對錯誤的地方加以修正。 接著再以太陽高度角折線圖為例,讓學生觀察2分鐘之後,說出這一個太陽高度角折線圖的觀察結果,學生透過觀察圖,很清楚的知道太陽的高度角,會由小慢慢變大,再由大慢慢變小,然後中午12點的時候太陽的高度角最高。當學生了解這樣的規律性之後,開始進行如何繪圖的教學,第一先決定橫軸、縱軸要記錄什麼內容?第二橫軸、縱軸間要找出適當的間距,第三將對應的數據點在圖上,將這些小點連接起來,最後寫上圖的說明即可。然後再將廠商提供的海報,將海報的背面以黑色的簽字筆畫出格子,然後用它實際說明會讀的方法,以自己的觀測數據為例子,教導學生如何進行繪製太陽觀日折線圖。 教師反思 讓學生進行太陽觀測時,學生常常因為在操作過程中的失誤,或是儀器不夠靈敏,或是操作不當得出來的數據,有時差異非常大,因此對於學生實際觀測太陽這件事情,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,讓學生反覆練習,直到學生能獨立完成,並且能夠發現觀測過程中,可能出現的問題為止,因此對於學生的觀測數據如高度角差個10度15度,並沒有太嚴格的要求。當要求學生進行太陽方位角的紀錄時,由於方位角的概念,五年級學生從沒有接觸過,因此學生在轉換方位與方位角之間,常常出現很多問題,也就是學生對於方位及方位角的轉換並不熟練。在記錄太陽方位角時,這在五次的觀測紀錄當中,學生能不能每次都確實的完成,很考驗學生的操作能力。在繪製觀日折線圖中,學生常常沒有寫出橫座標跟縱座標的說明及單位,在劃出橫座標跟縱座標的適當間隔時,也常常會做錯,現在有太多的軟體如EXCELL,直接輸入數據就會有圖表產生,因此手繪圖表這樣的訓練,可能只有一次是不夠的。除此之外,學生在繪製點雨點之間的連線時,也常畫錯位置或者連錯方位,要怎麼樣讓學生在繪製圖的過程中,盡量減少失誤的狀況產生,是未來上課時要關注的重點。當學生學會繪製圖表及讀懂圖表之後,就會發現,純文字的敘述,遠遠比不上圖、表來的簡單明瞭易懂。
2.「電與磁」單元中指北針偏轉情形不明顯,學生無法做出課本圖片結果,略感失望。 建議在進行奧斯特的實驗時,使用新的電池或是用雙電池座,抑或線圈多繞幾圈,凸顯通電後的線圈能產生磁場的概念
三、問題
1.校園植物的辨識和植物牌的建置 之前環教團有幫忙鑑定校園植物(現在還有沒有不確定),而植物名牌要看學校有多少預算,才能決定要怎麼做喔,也有手機APP有植物鑑定軟體可以下載使用。 2.若有相關疑問可以諮詢的管道為何? 可以加入自然科輔導團之友FB或是line直接提問即可, 會有輔導團夥伴答覆,只是無法立即回應喔 |
|
建議事項 |
學校部分 |
|
領域/議題部分 |
|
|
附 註 |
到校服務工作結束後,請簡要條列式紀錄重點,並妥善建檔供查閱,如有必要時,請輔導小組自行影印一份送交申辦學校作參考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