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

素養導向教學-自然五上第四單元空氣與燃燒氧氣-觀察與提問+推理與論證

#翰林版自然五上 #第四單元空氣與燃燒 #氧氣 #觀察與提問 # 推理與論證
#李金生
課程一開始,先從日常生活中,如烤肉、燒金紙…..等切入,讓學生看到許多燃燒的現象,伴隨這些現象的發生,需要有空氣流通。接著利用兩根蠟燭,和廣口瓶,進行蠟燭燃燒實驗。在實驗前將寶特瓶蓋,內填入油土,然後再將蠟燭固定在油土上。此實驗將蠟燭點燃後,一根蠟燭放在桌上,不做任何處理,另一根蠟燭,點燃後再用廣口瓶罩住,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?
觀察後學生能提出,在桌上的蠟燭都沒有熄滅,罩上廣口瓶的蠟燭,則慢慢熄滅,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?大多數的學生,都提出是因為沒有氧氣,的確是因為沒有氧氣,但是在這個實驗中,無法證明,這個實驗只能說,燃燒需要空氣,因空氣無處不在,且廣口瓶內的體積大約只有270毫升,因此在有限的空氣內,蠟質自然只能燃燒一小段時間而已,而放在桌上的蠟燭,因為有源源不絕的空氣供應,因此可以持續燃燒。
接著先請學生翻開P81科學小百科,閱讀空氣的成分,並整理資料,學生由閱讀中知道,空氣主要是由氮氣78%,氧氣21%所組的。因此在上個實驗中,到底燃燒需要空氣中的甚麼氣體呢?因此再進行另一個補充實驗,先取一個培養皿,然後將培養皿的內部裝滿有顏色的水,再將蠟燭至於培養皿中,然後點燃蠟燭,再以廣口瓶罩住蠟燭,觀察發生了什麼事?學生觀察到蠟燭慢慢的熄滅,然後水從培養皿中進入到廣口瓶中,再計算進入瓶中的水量,然後除以廣口瓶內的體積,即可算出水大約占整個廣口瓶的17%左右,因此燃燒時用到的氣體,只有氧氣的比例,最合乎這個實驗結果。(雖然這個實驗,還有其他的問題,如氣體的熱漲冷縮,及二氧化碳溶於水中的多寡…等因素造成的差異),但是仍有其可取之處。
當學生已經了解,蠟燭燃燒需要有氧氣,且氧氣是一種助燃物,而非可燃物,部分學生常誤認為氧氣是一種可燃物,就能進行氧氣自製實驗,學生將金針菇加入5%的雙氧水50毫升後,觀察發生的現象,學生最後能說出,當雙氧水加入金針菇時,看見大量的氣泡產生,然後以燃燒的線香進行測試時,線香會燃燒得更旺盛,甚至起火燃燒。金針菇是一種催化劑,就算沒有金針菇,雙氧水也會慢慢分解成氧氣和水,了解這些概念後,就可以將氧氣的功用,進行統整。

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

1081212自然教學增能社群---夜間星象教學共備

自然教學增能社群---夜間星象教學共備

時間:108年12月12日
地點:和平區博愛國小谷關分校
社群增能主題:夜間星象教學
以星象模擬軟體Stellarium進行星況模擬
以星象模擬軟體Stellarium教學操作說明

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

素養導向教學-五上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 ~熱的對流

#五上翰林自然科 #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 #熱的對流 #素養導向教學 #李金生
之前學生已經知道,在固體中熱的傳播是傳導,從高溫傳到低溫,及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,應用熱傳導概念所製成的各項用品。接著我們好奇的是,熱在液體及氣體中,到底是怎麼傳播的。課程一開始先從生活經驗中切入,媽媽煮熱湯時,鍋底的熱到底是,怎麼把熱傳到鍋中的水呢?而鍋底的水又是怎麼樣把熱從底部傳到其它地方的水呢?由於之前發生學生熱水燙傷事件,因此這次實驗改其它的實驗取代。
先準備試管及亞甲藍,另外再準備香氛蠟燭,老師先在試管內加水,再以滴管吸取少量的亞甲藍溶液,學生則將試管斜放在蠟燭燭火上方,觀察試管內亞甲藍染料的移動情形?而氣體的熱對流實驗,則以蠟燭放置在桌上,以雙手同時從兩側靠近,和從正上方靠近(一旦覺得熱,就把手移開),另一個實驗擇取一個外徑6公分長度30公分的壓克力圓管,圓管內放入長度約18公分的隔板,將圓管分成兩個半圓管,在圓管底部放入一個點火的香氛蠟燭,然後再用一根手指頭,放在圓管的兩個半圓形內,感受兩個半圓管的溫度差異,除此外再點燃三根線香,放在兩個半圓管的上方,觀察線香的煙發生了什麼事呢?
教師反思
一樣的方式,本單元希望學生練習推理論證與觀察的素養,因此仍以三個問題提問?問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到了什麼?根據觀察到的結果,你想提出什麼問題?根據所提出的問題,你能不能進行合理的推理與論證,如液體熱對流實驗,學生觀察到藍色染料會從試管下方,慢慢移動到試管上方,再從試管上方移至下方,如此周而復始。學生提出為什麼,藍色染料會從試管下方,慢慢移動到試管上方,再從試管上方移至下方呢?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推理與論證,如試管下方有燭火在加熱(高溫),而上方沒有加熱(低溫),因此可以推論加熱後的染料會從高溫傳到低溫(熱往上,而冷往下),最後再以課本的燒杯加茶葉末的實驗,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,進行隨堂評量。
而氣體的熱對流實驗也是依循此一方式進行,學生觀察到兩手,由兩側靠近蠟燭時,並不會覺得很燙,但由正上方靠近燭火時,雖然距離燭火還有一大段距離,但是已經可以感受到很熱了。學生提出為什麼,手由兩側靠近蠟燭時,並不會覺得很燙,但由正上方靠近燭火時,雖然距離燭火還有一大段距離,但是已經可以感受到很熱了呢?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推理與論證,如蠟燭加熱的是蠟燭上方的空氣,而雙手從兩側靠近時,並不太會覺得熱,但從正上方靠近時,此時被加熱的空氣往上跑,受剛好擋在往上跑的熱空氣上,因此會覺得熱。

同樣學生觀察到壓克力管的兩個半圓,一個比較熱,一個比較冷,當線香放在壓克力管上方時,發現比較熱的半圓,這時壓克力管上方線香的煙會往上飄,發現比較冷的半圓,這時壓克力管上方線香的煙會往下飄,學生提出為什麼,壓克力管的兩個半圓,一個比較熱,一個比較冷,當線香放在壓克力管上方時,發現比較熱的半圓,這時壓克力管上方線香的煙會往上飄,發現比較冷的半圓,這時壓克力管上方線香的煙會往下飄呢?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推理與論證,如熱空氣上升,因此摸起來是熱的,線香的煙是往上飄,冷空氣下降,因此摸起來是冷的,線香的煙是往下飄。也可以在手指頭測試冷、熱時,讓學生進行預測,若線香放在兩個冷。熱不同的半圓管時,線香的煙會有什麼變化呢?最後再請問學生冷。暖氣機為什麼要裝置在房間不同位置呢?

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1081129自然而然玩英文跨領域課程研發工作坊3

流程:13:30-14:00 雲端共備的介紹及應用
         14:00-16:00 分組進行現場課程共備及雲端教案編寫
副召指導朝炳校長跨領域課程研發工作坊
中年級 跨領域課程共備

1081129輔導員增能研習--智慧學習

主題:智慧學習

時間:10:00-11:20智慧學習的認識
 10:00-12:00智慧教室的操作

內容:

1.計畫與設備介紹
2.智慧學習教室教學活動
3.效能UpUp小工具
3.教學資源
智慧學習的不同應用

1081129東寶團務會議

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/國小/輔導小組
108學年第1學期第3次團務工作會議記錄
會議時間:1081129日(星期五)09001600
會議地點:潭子區 東寶國小
會議主席:李永烈 校長
會議記錄:進旺/攝影:建仁
應出席人員:全體團員


總召及副召校長指導會議

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

素養導向教學~五上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 ~熱的傳導

#五上翰林自然科 #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 #熱的傳導 #素養導向教學 #李金生
之前學生已經知道,大多數的物質具有熱漲冷縮的現象,也知道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。接著想跟學生探討,熱在物質中是怎麼傳播的呢?如吃火鍋時,若放在湯中的大湯匙放置時間過久,大湯匙的鐵製握把,為什麼也會變燙呢?到底熱是怎麼傳播的?課本中是以在燒杯中加入熱水,將鐵棒與塑膠棒放入燒杯中,然後進行推理。去年我是以鐵尺放在三腳架上,在鐵尺上每隔2公分滴一滴水,然後在鐵尺下方置入酒精燈加熱,觀察鐵尺上的水,是怎麼沸騰不見的,由於鐵尺上的水要沸騰,水必須要達到100度,因此為了安全考量,今年改成以12公分長的銅線進行實驗。另外再補充一根鐵線,與銅線一起放在
蠟燭下方加熱,看哪一根線先變熱。
教學反思
每組發下一根長約12公分的銅線、蠟燭、 打火機,請學生將蠟燭點燃後,以手握住銅線,如果銅線變熱了,就將銅線放開。然後請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?(引導學生說出原本冰涼的銅線,握住銅線的那一端也變熱了)根據這樣的觀察你會提出什麼問題?(為什麼握住端的銅線沒有加熱,最後也會變熱了?),根據你觀察後提出的問題,你會想給一個怎樣的合理推論呢?(學生會說熱從這端傳到另外一端,的確是熱從這端傳到另外一端,但是這樣的說明不夠具體,也較缺乏根據,因此引導學生去思考,在蠟燭正下方的銅線,溫度會比較高,而握住銅線的另一端,溫度會比較低),因此熱會從高溫傳到低溫,這樣的過程稱為傳導。
同理雙手分別握住一根鐵線與銅線,放在蠟燭下方同時加熱,然後用手的觸感感覺,哪一根線先變熱就放開,實驗結果是銅線會先變熱。然後請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?(銅線比鐵線先熱起來),根據這樣的觀察你會提出什麼問題?(為什麼銅線會比鐵線比較快變熱呢?),根據你觀察後提出的問題,你會想給一個怎樣的合理推論呢?(由於這部分已經牽涉到原子結構,及物質特性等問題,因此國小階段不予探討),最後學生可以得知,不同物質導熱的情形會有所不同。這個實驗因所準備的銅線與鐵線,長度與寬度有些不同,因此有些學生推論,認為銅線比鐵線導熱快的原因,是銅線較細的緣故,這是下次實驗必須特別注意的地方,銅、鐵線長短粗細必須相同,才有辦法進行比較。
人類非常聰明。當發現每種物質導熱情形不同,我們就會應用這個概念,作出許多許多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,如裝生麵團的鐵盤,要導熱好還是導熱不好,麵包烤熟後將鐵盤從烤箱中取出的手套,要導熱好還是導熱不好。同理舉出許多例子後,學生就能理解,原本日常生活中,常見的炒鍋,鍋子為什麼要用鐵製的,握把的部分為什麼要用塑膠或是木頭製成。
用塑膠或是木頭製成。








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

1081120中區領域召集人增能研習

中區領域召集人增能研習~自然領綱教與學

辦理地點:大智國小
辦理日期:108年11月20日
輔導領域:自然與生活科技
輔導人數:27
輔導員:鄭麗娟校長.江建昌.陳映均.魏秀玲


副召集人鄭麗娟校長開場勉勵
 破冰活動-會游泳的火柴人

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

素養導向教學-五上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~物質受熱後的變化

#五上自然翰林版 第三單元熱對物質的影響 物質受熱後的變化 素養導向教學 李金生
  先從日常生活中,食品受熱後的變化談起,請學生說出,有哪些物質受熱後的改變,S:蛤蜊受熱後殼會打開,是的蛤蜊殼打開,是物質的什麼部分發生改變呢?是形狀還是顏色呢?最後學生歸納,提出物質受熱後,形狀發生了改變,其他依樣畫葫蘆,學生可以推論出,物質受熱後形狀、顏色、體積都有可能發生改變?除此之也從物質受熱後,可不可以恢復原狀進行分類,舉例說明,杯子中的冰塊,放在室溫時會融化,這時再把融化後的水,再放回冰箱冷凍庫中時,可以見到水會再次結成冰(可以恢復原狀),將生雞蛋以水煮方式煮熟後,再把水煮蛋放入冰箱,隔天水煮蛋無法恢復,成原始生鮮雞蛋的樣子(不可恢復原狀)。
由於本單元很適合將粒子概念融入教學中,且也很適合培養學生進行推理論證,如學習表現tr-Ⅲ-1能將自己及他人所觀察、記錄的自然現象與習得的知識互相連結,察覺彼此間的關係,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及知道與他人的差異。因此進行粒子概念教學的補充,先以人是由細胞所組成的概念說起,再讓學生說看看當感冒時,當醫生告訴我們感冒是,病毒或是細菌引起的,長此以往,小朋友就會知道感冒,是由病毒或是細菌引起的(縱然學生沒有看過細菌或是病毒),再舉例讓學生說明,如一杯水喝起來鹹鹹的,你會如何證明,杯中水含有鹽巴的成份呢?學生會說,雖然水杯內的水看起來是澄清透明的,看不見鹽巴的成份,但我知道鹽巴有溶解在水中,因為水喝起來鹹鹹的。最後再跟學生說明一滴水,一直分割到最細時,是由無數個水分子所組成的,說明物質是由分子所組成的概念,由於分子非常小,因此肉眼是看不見的,所以水的氣態是水蒸氣,水蒸氣是看不見的。接著介紹物質具有三種狀態(再以表格統整),橫坐標有固態、液態、氣態(以水當例子),縱座標有名稱、形狀、大小(體積)、分子結構圖示等。

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

1081031自然而然玩英文跨領域課程研發工作坊2

會議時間:1081031日(星期五)13301600
會議地點:大同國小
會議主席:旻珊/魏秀玲/
記    錄:魏秀玲/攝影:李旻珊
出席人員:國小自然及國小英語團員

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

1081030屯區領域召集人增能研習

屯區領域召集人增能研習~自然領綱教與學

輔導學校:大里區草湖國小 輔導日期 108年   10 月   30  日輔導領域:自然領域 輔導人數:15人輔導員:江建昌、郭信宏、魏秀玲陳映均、 吳建德

2年國教自然領域課程綱要簡介
 審視課程內容,從領綱中選取適合的學習內容

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1081025輔導員增能-跨領域STEM自然領域教材教法

輔導員增能研習~跨領域STEM自然領域教材教法

時間:108年10月25日
地點:沙鹿區文國小
主題:跨領域STEM自然領域教材教法

研習內容:
壹:教學經驗分享:三教九「留」
一、 教材上—用心備課 無往不利
1. 留意單元活動之結構
2. 留心具體目標
3. 留意轉化過程目標
二、 教法上—細心掌控 教學留白
1. 留給孩子探究學習的空間
2. 留意發問與引導
3. 留住孩子自主學習
三、 教學上—快樂學習 故事多多
1. 留出孩子彼此互動的空間
2. 留住快樂學習的笑容
3. 留給自己省思與進步
★孩子做錯了 其實學更多

貳:教材主題分享與實做
一、前言:
1. 因應12年國教課綱需求,跨科、跨領域
2. 學習建模:外搭、內用
3. 專業的事,做就對了。
二、以磁鐵、木材為主要材料,力與運動為大概念。
1. 磁鐵雲霄飛車
2. 磁鐵轉圈圈
 呱呱蛙

參:簡介 阿德老師的創意科學玩具

1081025團務會議

會議時間:1081025日(星期五)09001600
會議地點:沙鹿區文光國小
會議主席:李永烈 校長
會議記錄:順興 攝影:招馨
 永烈校長說明會議議程
秀玲專輔報告團務運作情形

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素養導向教學-五上自然-第二單元植物的秘密~植物的繁殖

#五上自然翰林版 第二單元植物的秘密 植物的繁殖 素養導向教學 李金生
  植物開花授粉後就會結果實種子,因此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,大都是以種子的方式繁殖,但是有部分的植物,除了可以以種子繁殖外,也可以使用其它營養部位繁殖,如可以使用根、莖、葉等部位繁殖。因此先在黑板上,劃出表格,表頭寫上:植物的繁殖方式(除了種子以外),縱軸寫上根、莖、葉,橫軸寫上例子,讓學生從課本及影片中,歸納摘錄。例如甘藷的塊根可以長出新芽,馬鈴薯的塊莖可以發芽..等。
另外若學生的生活經驗中,例如說看過薑或是蒜頭發芽,抑或是蔥、非洲菫…等發芽,也可以填入表格中。當表格完成後,可以隨機抽問一下,如甘藷可以用哪些方式繁殖,學生回答可以使用根、莖、及種子繁殖,那就對了。至於利用根、莖或葉來繁殖的實驗,因為植物長根需要1-2個月,且沒有足夠的實驗材料,因此以提供實物觀察,及觀賞縮時攝影影片為主。最後可以得到這些利用根、莖、葉來繁殖的植物,通常都會有利用根、莖、及肥厚的葉來儲存養分,這些養分可以提供植物生長初期所需。植物的繁殖方式,除了上述方式外,還可以使用組織培養的方式繁殖(補充),另外水筆仔的胎生苗也很有趣,可以一併介紹。 
  開花植物除了可以以多種方式繁殖外,還有一些不開花的植物,例如蕨類植物,那蕨類植物是如何繁殖下一代的呢?蕨類植物是以孢子繁殖,若方便可取得蕨類標本,再使用手機顯微鏡觀察孢子囊,相信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喔。(因時間關係並沒有讓學生做此觀察)。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素養導向教學-五下自然科 -第二單元植物的奧秘~2-1植物的構造與功能

#五下翰林版自然科 #第二單元植物的奧秘 #2-1植物的構造與功能 #素養導向教學 #李金生
課程一開始,先從水是如何進出植物體切入,生活中學生有看過植物因為缺水而枯萎的現象,當發現植物遭遇這樣的問題時,首先要在植物上澆水,水從土壤中滲入,然後一段時間過後,就會發現植物恢復正常狀態。那我們要怎麼知道植物發生了什麼事呢?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推論,根把水吸收,然後送到莖和葉,因此植物可以恢復正常。那我們怎麼證明這件事呢?透過課本P28-30頁的實驗,可以證明根的主要功能之一,確實是吸收水分及養分。(課堂中可以提問,如果實驗的植物沒有根可不可以?為什麼要用紅色的墨水?而錐形瓶上為什麼要用油土封住)。趁此機會也在雞冠花的葉子上,以夾鏈袋封住一片葉子,幾天後觀察結果。
大約2-3天後,就可以觀察到雞冠花的莖及葉子都變紅了,可以請學生攜帶手機,然後教師提供手機顯微鏡,觀察莖、葉的表面及橫、縱切後的結果。
除了觀察植物外,也可以透過手機顯微鏡,觀察一些日常的用品,及自己的皮膚,讓學生認識,物體在放大數倍後,顯現的樣子,並非如同如肉眼所見。(建議老師可以先做試驗,由於墨水的濃度,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快慢,避免學生要觀察時,沒有植物可以觀察)。
觀察夾住葉片的夾鏈袋,發現夾鏈袋中有小水滴,因此可以請學生推論, 為什麼夾鏈袋中會有水呢?這些水是怎麼來的呢?(透過課堂間的一問一答,學生慢慢建構植物由根吸收水分,然後然送到莖,再透過莖將水輸送到葉,最後由葉子蒸散出去),然後再透過課程中的教學影片,了解植物蒸散及運輸水分的機制(這部分若學生不懂也沒有關係,因為是國中才會上的課程)。
接著介紹根的形態與功能,先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讀過一遍,然後從課文中摘錄重點,接著劃出表格,橫軸是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實、種子,縱軸是功能與例子。然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,找出根的功能有哪些?因為具有不同形態的根,因此這樣的例子,請寫出三個。如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體、吸收水分及養分,例子可以舉榕樹的氣生根(吸收水分)、鳳凰木的板根(支撐植物體)、甘藷的儲存根..等。其它莖、葉也是學生整理歸納重點,老師再花一點時間補充或說明即可,也可以觀賞電子書上的影片,學生對於食蟲植物特別的有興趣。
談到花的構造時,從校園中摘下軟枝黃蟬的花朵(雌、雄蕊不明顯,但這是學校目前採得到且最大朵的花,下週也會買一些香水百合,讓學生觀察雌雄蕊構造,並親自摸摸花粉),讓學生親自觀察花朵的構造,再以表格整理,橫軸有花萼、花瓣、雄蕊、雌蕊,縱軸有構造及功能。除了花的基本構造外,授粉的過程也很重要,讓學生了解各種授粉的方式,及人工授粉的概念(搭配國語第六課西瓜爺爺陳文郁的西瓜育種過程),另外雌蕊中的胚珠與花粉結合後,發育成為種子,而子房發育為果實。胚珠與子房都是考試常考的題目,因此請學生利用聯想記憶法,記住這兩個新的名詞,如胚珠,有個珠字,珠子就像種子一樣,而子房,有個房字,因此比較大,所以是果實來保護種子。
最後植物經過開花、授粉、結果主要的目的,當然是要繁衍下一代,植物不會移動,植物如何傳播果實與種子呢?透過影片、課文與生活中實際的經驗結合,一樣畫出表格讓學生自行歸納統整,橫軸有風力、水力、彈力、動物攜帶、動物食用,縱軸是構造及例子,讓學生歸納植物的果實種子,可以以風力傳播,是因為種子很輕、或是有翅膀 、或是有羽毛,例子則有蒲公英、青楓、及木棉…等,其他依序類推,最後果實種子傳播到合適的地方,就能長出一棵新的植物。
本單元最上位的概念是構造與功能,當具有某種構造時,才能有某些功能,因此讓學生確實了解構造與功能間的關係特別重要。
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、大家在運動、螢幕和室內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未提供相片說明。未提供相片說明。

素養導向教學-5上自然第一單元觀測太陽 -1-3太陽與生活

活動1-3太陽對生活的重要性,較為簡單,學生可以嘗試自行歸納整理資料,因此先問學生,在三下大家來種菜時,可以知道要讓植物生長,需要土壤、水、營養、陽光…等。是的,若沒有陽光植物就無法生長,植物就會死亡,吃植物的動物如牛、羊也會死亡,接下來吃草食動物的肉食動物也會死亡,最後人類也會滅亡。
接著簡單分類,將陽光對植物、動物及其它的影響,讓學生從課文或是生活經驗中歸納整理,有些學生會以表格呈現,或是以條列式呈現。另外科學閱讀中的永晝與永夜,在24節氣中已經藉由影片說明,在此就不再說明。當課程結束後,開始在黑板上寫下第一單元的架構圖,讓學生知道課程的架構,並自行將課程中的重點記錄在架構內,透過架構圖的練習,除了對課程架構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外,當考前只剩下10分鐘時,也可以利用架構圖快速複習。
接著進行第一單元習作的習寫,先開啟電子書,讓學生輪流一題一題的回答習作的問題,然後從在電子書中呈現正確答案,若學生完全不會寫,也可以參考電子書的解答(一節課內可以完成一個單元),下一節課在課堂中,就分組批閱習作,如第一組先來3個人,然後教師在批閱過程中,說明學生錯誤的地方,並請學生訂正習作後,蓋上訂正章再寫上分數,然後在電腦上建置,學生學習成績計算檔案,請小老師直接將分數登記在電腦內,如此可以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完成作業及訂正。
在批閱學生習作時,其他學生則完成架構圖,再請班長管理秩序,請講話的同學出來擔任風紀股長的工作,這樣在習作及訂正上,可以節省許多的時間,才能將時間運用在其它方面。
在進入第二單元前,先請學生各組準備一支手機,並發下手機使用規則,準備進行植物根部;吸水實驗的構造觀察(搭配手機顯微鏡)。

1081023海區輔導員公開課~植物世界的探究教學

公開課學校:華龍國小
公開日期:108年10月23日
公開領域:自然領域
參與人數:6
公開課輔導員:沈招馨
公開課主題:植物世界的探究教學
 (說課)由演示者招馨主任說明本次公開課流程及觀課重點
 (觀課)公開課教學過程

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

輔導員增能研習~素養導向教學-焦點討論法

輔導員增能研習~素養導向教學-焦點討論法

時間:108年10月04日
地點:西區教師研習中心
主題:素養導向教學-焦點討論法

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

1081002永安區策略聯盟到教共備~自然領綱-水溶液的探究教學

共備學校 : 大安區永安國小策略聯盟(大安、海墘、三光)
共備日期 :  108 年10 月2 日
共備人數: 40
共備主題:自然領綱~水溶液的探究教學
到校輔導員:李永烈校長、 李順興、 沈招馨、塗佳儒
 自然團召集人李永烈校長引言
蝶豆花拓印

自然領域國小組行事曆